1太阳穴 太阳穴的位置:太阳穴在前额两侧,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,左右各有一穴。 艾灸方法:艾灸时宜两人配合。采用温和灸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,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每日灸1次,每次灸5~15分钟,一般每周灸3~4次。 2丝竹空穴 丝竹空穴的位置:丝竹空位于眉梢凹陷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 艾灸方法:采用温和灸。被艾灸者取坐位,艾灸者取坐位或站位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,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每日灸1次,每次灸5~15分钟,一般10天为1个疗程。 3头维穴 头维穴的位置:头维穴在头侧部,在额角发际上0.5寸,头正中线旁开4.5寸,左右各有一穴。 艾灸方法:温和灸。被施灸者取坐位,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,距离穴位1.5~3厘米施灸,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部位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疼痛发作时灸,每次灸10~20分钟。 4下关穴 下关穴的位置:下关穴位于颧骨中央的下方,在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。左右各有一穴。取穴时,沿颧骨弓下方向耳前方触摸,可以摸到颧骨的最凹处,闭口有孔,张口即闭,就是下关穴。 艾灸方法:采用温和灸。被艾灸者取坐位,艾灸者取坐位或站位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,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疼痛发作时灸,每次灸10~20分钟。 5颊车穴 颊车穴的位置:颊车穴位于面颊部,下颌角前上方1寸(大拇指横宽)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取穴时,从下颚骨角向颧骨方向摸,咬牙时肌肉隆起,放松时凹陷的地方就是颊车穴。 艾灸方法: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。采用温和灸。被艾灸者取坐位,艾灸者取坐位或站位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,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疼痛发作时灸,每次灸10~20分钟。 6风池穴 风池穴的位置: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的凹陷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 艾灸方法:宜采用温和灸。被艾灸者取坐位,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,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每日灸1次,每次灸3~15分钟。 7风门穴 风门穴的位置:风门穴位于第2胸椎下旁开1.5寸(2横指宽)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取穴时,从大椎穴向下数到第2个凹洼,再左右各旁开2横指宽处就是风门穴。 艾灸方法: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。采用温和灸。被艾灸者俯卧,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,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、舒适为度。 艾灸时间:每日灸1次,每次灸10~15分钟。 8曲池穴 曲池穴的位置: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时,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,左右臂各有一穴。取穴时,将手掌朝向胸口向上屈肘成直角,在肘横纹尽头外侧的凹陷处就是曲池穴。完全屈肘时,则在肘横纹外侧的尽头处。 艾灸方法:采用温和灸。取坐位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皮肤1.5~3厘米处艾灸。 艾灸时间:每日灸1~2次,每次灸约30分钟,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。 |